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

第710章 五零国服第一人18

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 鹿鸣春 2534 2025-11-07 21:32

  难怪,家家都好几个孩子,胡建忠家就他跟他姐,这个姐还不是同一个爹。^y¢e`x,i?a′ke·.?c!o^m¨

  “啧,这样啊,我听人说生孩子这事儿,跟男的也有关系,还能遗传呢!”

  “什么叫遗传?”

  胡慧中没念过书。

  何天想了想。

  “就是胎里带来的,爹生不出来,儿子将来也生不出来。”

  胡慧中恍然。

  “对,我后爷爷就是结婚七八年,才生的我后爹呢!”

  何天虽然是女孩子,但是从未被当做女孩子养过,对胡慧中的生活还挺好奇。

  “你想去上学吗?”

  胡慧中羞涩。

  “我,我年纪大了。”

  的确,胡慧中都有十六七岁了。

  不过没关系。

  “没事啊,我爹说很多解放军战士,去参军的时候都是文盲,二三十岁了,才在部队里学习读书认字,你以前上过学没?”

  何天猜测大概率是没有,果然,胡慧中摇头。

  “饭都吃不饱,上啥学啊?小时候家里穷,我亲弟弟都没上过学呢,我们那都不认字。”

  这倒是,解放后国家统计过,文盲率97%,国家一首强调要做扫盲工作,但是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地方。?+o0μ?0?a小[¥说,?网·)_?最???新·°章;3%节£÷o更@?|新·t$快/

  “那你想不想认字?这个不费什么,你看!”

  何天从胡家院子里的柴火垛上抽一根细的,用一角在地上写字。

  “这个是‘大’,这个是‘人’,这个是‘天’,我就叫何天,这个字是我的名字。”

  何天说着,又把胡慧中的名字写在地上。

  “这不就认识了?读书认字又不是多费钱的事儿,就是要花点时间,你要学吗?我可以每天教你几个字,总归积少成多,一年三百多天,常用的汉字也就那么几百个,学一年,读书看报纸都不成问题了。”

  认字跟写字又不一样,会认不会写的多了。

  胡慧中看着泥巴地上那几个字,仿佛天边的云,却原来触手可得。

  “那会不会麻烦你?”

  “当然不会,来今天先教你这几个简单的,还有你的名字。”

  何天愿意跟胡慧中交朋友,多少有点上赶着,但是小孩子,本来就猫一阵狗一阵,何天乐意享受童年时光,结交几个真正的朋友。^s^a?n?g_b/o\o+k!.`c?o·m?

  主要是胡慧中这人太老实巴交了,老实的让人不忍心,每天都在干活,有干不完的活儿。

  其实胡连长一个就这两个孩子,对孩子们是没话说,因为胡建忠是个男孩儿,还没少挨打,倒是胡慧中,毕竟己经是大姑娘了,所以他基本没怎么过问。

  胡慧中的妈也是不懂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认为养孩子,活着就好,这时当下大多数父母养孩子的主流心态。

  但是何天看过好几次,胡慧中干活回来的时候,看到她还有一群孩子们,就会忍不住笑着看过来,目光怎么说呢,有点慈祥!

  不知道胡慧中在看这群孩子的时候,是不是想起她那远在老家乡下,不知道余生还会不会再见的弟弟。

  在家属院结交的女孩儿朋友只有一个胡慧中,何天这人还是挺挑的。

  那些眼神就不安分的,何天才不搭理她们!

  胡慧中是个非常好的朋友,何天话多,她就笑盈盈的倾听。

  何天问题也多,她就把自己都知道的娓娓道来。

  胡慧中年长一些,西五岁的年纪就跟着娘改嫁,跟着后爹走南闯北,见识比何天多。

  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长大了,结了婚,手里有点钱,去把弟弟接到身边来。

  家里大娘小婶子家都有孩子,他们不会真心对弟弟好的。

  不过她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有点钱,只以为跟娘一样,通过嫁人来改变命运,将梦想依托于其他人身上。

  不是她不努力,是她没有努力的方向。

  现在何天带来的书,给了她新的希望。

  “你好好学,万一将来我们这里人多了,地多粮食多了,成气候了,肯定会有很多人来这里居住,到时候就会有工厂有商店饭馆,总有需要女工的岗位,到时候你去,每月挣工资自己存着,将来就能把你弟弟带过来,这里这么多土地,怎么样都能有他一碗饭吃。”

  胡慧中被何天画的大饼撑得弯不下腰,小小年纪就布满老茧和伤疤的双手,开始执笔,接受何天的小课堂辅导。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龙江的夏天那是说来就来,突然一天中午阳光就强的不行,人们纷纷开始穿单薄的褂子,说走也就走了,八月就开始刮秋风,学校准备放假。

  这时候的假期主要是根据忙碌情况来定的。

  八月放假,主要是油菜籽,大豆,红薯,玉米,都陆续到了收获的季节。

  接下来就是繁重的收获季节了。

  老爷子隔三差五去地里看。

  虽然当时种的时候挺艰难,这半年一首在为灌溉渠的事情忙碌,但是不得不说黑土地的地劲儿比南方的强悍多了。

  尽管灌溉跟不上,但是经过漫长的生长季,玉米穗又长又结实。

  老爷子隔三差五就扒皮看看,估摸着能收了,就跟何二奎提这件事。

  何二奎笑道:

  “爹,忘了跟您说,咱们这边光照足,天冷雨水就少,一般庄稼都是站在地里晒得差不多干透了,才会想着收回来,只要豆荚子没炸开之前收就行,不然这么多土地,光晾晒就要老命了。”

  这话说的一点没毛病,何天一首等到玉米被晒得邦邦硬,才跟着老爷子崔大妮后头,他们在前头砍,何天在后头掰玉米。

  玉米叶子都黄了,里面白白胖胖的肉虫子也己经作茧,比起老家那边的鲜嫩,这里可太好了。

  何天不怕下地干农活,最怕的就是各种虫子满身爬,还有洋辣子,蜇一下又疼又痒好多天都好不了,那是真要命。

  种的时候跟过家家似的,没有耕地翻地施肥用草木灰杀虫,就略平整点的地方,刨坑埋种子。

  没想到收获的还真不错,老爷子欢喜的咧开缺牙齿的嘴。

  “北边的粮食比咱们那边的油性大,扎实。”

  何天吃着新下来的玉米碴子粥,忍不住点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