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农家小青梅

第616章 偶遇

农家小青梅 离离白草 2614 2025-11-07 21:33

  第616章偶遇

  她自己手里的铺子,一年能赚个一百多两的,都是少数,而他们小小年纪就做到了。搜>搜μ小?说?·/网×|)更[:×新o+最\[快<

  一百多两还只是他一人的分红,可见他们生意做得有多大。

  她细细盘问过,了解了他们做生意的经历,对与他合伙的两个女孩印象很不错。

  没有因为文轩傻乎乎就占他便宜,公私分明,账目那是算得清清楚楚。

  文轩不在,与分红一起送来的,还有账目,可见心性坦荡。

  二夫人不赞同,“那些贱民与我们不一样,为了攀上门好亲,什么礼义廉耻都能不要。现在不上心,真出了事,有你闹心的。”

  “二弟妹,”大夫人轻声斥道:“话别说得这么难听,什么贱民不贱民的,人家是正经的良民。

  还有,你多虑了,那孩子已经定亲,就是同来的那个年轻人。”

  “他?”二夫人蹙着眉,“样貌是不错,但看着家境不太好。”

  “他是秀才。”

  “什么?”二夫人瞪大眼睛,“秀才?”

  秀才不算什么,可这么年轻的秀才就不一般了!

  大夫人点头,“前年考中,还是院试第二名。”

  二夫人倒吸一口凉气,“还没成亲就算不得数,那孩子看着十七八岁,与我家……”

  “二弟妹!”大夫人严声打断,“别打歪主意!”

  二夫人讪笑,“我就说说。′13\3,t·x_t..?c/o.m′”

  京城的清晨,亦是十分热闹,街边小贩的喝声此起彼伏,卖的东西很多也是宋英没有见过的。

  林文轩领着他们俩,挤到一家老字号的豆汁摊。

  “老丈,三碗豆汁儿!”

  顿了顿,他又道:“算了,一碗就成,多给我们两个勺。”

  宋英“啧”了声,“师兄你也太吝啬了吧,我们千里迢迢来到京城,你连请碗豆汁儿都舍不得。”

  林文轩翻着白眼,“行,那就来三碗,一会儿不准浪费。”

  “我会浪费?”宋英听笑了,虽然她现在赚钱很厉害,但节约刻进了她的骨子里,一粒米都不会浪费!

  林文轩露出坏笑,“这可是你说的哟。”

  三人在桌子前坐下,木凳矮桌,粗瓷大碗,热气腾腾的豆汁泛着特有的酸香。

  “尝尝,地道的京城味儿,”林文轩微笑着推过碗,“别看闻着冲,喝惯了离不了。”

  走了一路,宋英还正好渴了,摸了摸碗壁,见不烫,就端起来喝了一大口。>^!卡?£卡?小@说+¤网;a免/费?|阅?]读?.

  下一瞬,她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皱成了一团,噗得吐了出来

  “这豆汁儿放几天了?都坏了!”

  “没坏,就是这个味儿。”林文轩端起碗,喝了一口,完事儿还回味了一番。

  看得宋英胃里翻腾不休,又想吐了,京城的人口味怎么这么怪?

  林文轩扬了扬眉,“师妹,别停呀,继续喝,不能浪费哦。”

  宋英脸绿了又白,白了又绿,很想一拍桌子,来个豪气干云的“喝就喝”,可一想到那味儿,她实在没有勇气。

  眼眸转了转,她望向袁清,把自己那碗推过去,“你尝尝。”

  袁清没有拒绝,舀了一勺,尽管早有准备,面色还是有一瞬的崩裂,但他到底比宋英能忍,咽了下去,最后还赞了句:“酸香醒神,好!”

  宋英嘴角抽了抽,“既然醒神,那你春闱的时候多给你备两碗。”

  袁清僵了僵:“那倒也不必。”

  这么难喝的豆汁儿,可怎么办呀?

  宋英正犯难,旁边突然冒出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他望着宋英,“姐姐,给我喝不算浪费吧。”

  宋英眼眸一亮,飞快地推了过去,“自然不算!”

  小乞丐灿然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细白小牙。他脸上脏兮兮的,衬得那牙越发白净。

  他三两下就喝完了,砸吧这嘴回味无穷,让宋英不禁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舌头出了问题,这豆汁其实很香。

  喝完,小乞丐弯腰行了个大礼:“谢谢姐姐。”

  袁清默默把自己的那碗也推了过去。

  小乞丐眼眸又是一亮,端起来三下五除二就喝完了,又向袁清道了谢,才转身离去。

  “等等,”宋英叫住他,拿了两个几个包子递过去,“谢谢你帮我们赢了打赌,不然我们就输了,还浪费粮食,良心也过不去。”

  小乞丐笑得更开心,接过包子跑到一边去吃了。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宋英叹了口气,“没想到天子脚下,也会有乞丐。”

  “天子脚下,乞丐才更多。”袁清将清粥递给她,“京城贵人多,常设粥棚,吃不起饭的人都往这边聚集;逢灾荒年景,流民入京,没人管也会成为乞丐。”

  “也对,师叔当年就是因为灾荒入京,成了乞丐。”

  “还有一种,”林文轩补充道:“每年会试之后,不少落第的穷苦书生沦为‘文丐’,靠在贡院附近,给人写春联为生。”

  “不会吧?”宋英惊愕,“能来考会试的,不都是正儿八经的举人么,举人老爷还会穷呀?”

  瞧瞧朝廷给读书人的优免,生怕他们受了穷。

  “凡事总有个万一嘛,比如遭了天灾,粮食无收,或者家里出了败家玩意儿,又或者得罪权贵……”

  举人只是具有当官的资格,到底还不是官。

  说到会试,宋英不由想起卢旭,他今年二月春闱,也不知考中没有。

  说曹操曹操就到,正说着,忽听有人迟疑唤道:“……袁兄?”

  宋英几人回头,见一青衫书生站在不远处的馄饨摊子前,正是卢旭。

  他比从前消瘦许多,衣袍虽整洁,袖口却已磨出毛边,眼下青黑,应是久未安眠。

  这神情这模样,不像考中了。

  “卢兄?”袁清起身作揖,“你怎的还在京城?”

  卢旭苦笑:“会试落第,无颜归乡……”

  又望向宋英,惊讶道:“小宋大夫也来了。”

  “陪我师父回京。”宋英含糊道。

  他身后几个书生模样的同伴跟上来,听说袁清是秀才,俱是惊讶,自夸清水县人杰地灵。

  十五六岁的秀才,到哪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他们热情相邀:“兄台既来京城,不如同赴今日的诗会?就在澄心斋,不少名士都会到场。”

  袁清默了默,含笑应了:“恭敬不如从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