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年代:我靠每日情报截胡旺夫媳妇!

第290章 村里准备盖学校!

  李云峰这话一出口整个场院的气氛,就跟往烧红的铁锅里倒了一瓢油似的,轰的一下就彻底炸开了。.我?的·书·城?¨勉肺越?独,

  刚才还只是高兴,现在所有人的眼睛里都冒出了绿油油的光,跟饿了半辈子的狼看见了肉一样。

  “啥?!还能再来人?”

  “云峰,你这话当真?来多少都要?”

  “我草!那敢情好啊!我老家那边还有好几个没饭吃的堂兄弟呢!”

  底下的人一下子就都坐不住了,一个个都站了起来,扯着嗓子七嘴八舌地嚷嚷着。

  他们心里头的小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村里的人越多,那能干的活儿就越多。

  活儿干得越多,那挣的钱,分的粮食还不是越多?

  就像那个养猪场,虽然现在看着是那些老爷们在干活,跟她们这些妇女没啥关系。

  可李云峰早就说了,等到了年底杀猪的时候,大家伙都可以用自己手里的工分去换猪肉。

  到时候家家户户都能分上几十斤肥得流油的猪肉,那年过得比城里人都舒坦。

  可以说,现在只要是在白音浩特待着,就不愁没饭吃,不愁没肉吃。

  所以大家伙才这么高兴。

  吃饱了饭,喝足了酒。

  大家伙也没急着回家,就借着食堂里那昏暗的煤油灯光,一个个都找来了纸和笔,开始趴在桌子上给家里的亲戚写起了信。

  那场面还挺壮观。

  几十个大妇女,一个个都跟个小学生似的,一笔一划地写着。

  可没写一会儿,问题就来了。

  “哎,那个富裕的裕咋写来着?”

  “我也忘了啊。零`点`看_书!_醉.薪`蟑节/埂\新哙”

  “云峰!村长!快来帮个忙!”

  这帮人大部分都是大老粗,能认识几个大字就不错了,让她们写信那真是比让她们上山打老虎还难。

  没办法,最后只能是都跑过来,求李云峰这个大秀才帮忙。

  李云峰也没办法,就让韩淑红和徐凤华那两个正儿八经的文化人,在旁边支了个摊子专门负责代写书信。

  他看着眼前这热闹又有点滑稽的景象,心里头又冒出来一个想法。

  他站到桌子上,把手里的酒碗往桌上一顿。

  “乡亲们!都别写了!听我说个事!”

  等所有人都看过来,他才说道:“我看大家伙这写个信都费劲,以后咱们跟外面打交道,签个合同啥的不认识字可不行!”

  “我决定了!咱们村自己办个学校!”

  “啥?办学校?”

  “对!”

  李云峰点了点头。

  “咱们就在这食堂旁边再盖几间房当教室!以后,我再想办法从城里请几个有文化的知青过来当老师!”

  “白天,让咱们村里这些半大的皮猴子们都去上学,学文化!”

  “晚上,等大家伙都干完活了也别闲着,都去学校里上夜校!扫盲!”

  “老师的工分就从咱们村的集体账上出!保证跟养猪场里干活的一样多,甚至更多!”

  李云峰这话一出口,整个食堂先是安静了一下。

  随即,就爆发出了一阵比刚才还要热烈十倍的欢呼声。

  “好!”

  “这个好!我早就想让我家那小子去念书了!”

  “就是!咱们不能一辈子都当睁眼瞎啊!”

  现在这个年代的人,为了啥活?

  不就是为了孩子嘛!

  自己这辈子吃糠咽菜的,没文化也就认了。,w?dsh,u`c^h·e.n·g,.\c¢o/m

  可不能让下一辈也跟着自己一样,当个睁眼瞎连个信都看不懂。

  现在李云峰说要办学校让孩子们都能有书念,那简直就是说到了他们所有人的心坎里去了。

  一个个都激动得眼圈都红了。

  说干就干。

  第二天大家伙的热情更高了。

  盖房子的盖房子,开荒的开荒。

  李云峰看着村里这欣欣向荣的景象,心里头也踏实了。

  他把村里的事,都交给了老爹和那两个女知青。

  自己则是在家里,好好地歇了两天。

  他把上次泡的那坛子宝贝药酒,给从角落里搬了出来。

  一打开坛子口,一股子浓郁得化不开的酒香味和药香味就混在一起,直往鼻子里钻,闻一口都让人感觉浑身舒坦。

  那酒色已经变成了深邃的琥珀色,看着就那么带劲。

  李云峰倒了一小盅,尝了一口。

  好家伙!

  那酒一入喉就跟一条火线似的,从喉咙眼一直烧到了胃里。

  紧接着一股庞大的热流就在他小腹里,猛地一下就炸了开来,瞬间就传遍了四肢百骸。

  他感觉自己浑身上下的血都热了起来,那股子劲儿比喝十斤白酒还上头。

  他感觉自己瞬间就支棱了起来,跟螺纹钢似的。

  “好酒!是真他娘的好酒!”

  他赶紧又把坛子口给封得严严实实的。

  这玩意可不能多喝,喝多了容易出事。

  他心念一动,把那个神奇的酒葫芦拿了出来,果然,酒葫芦把这个酒给记录了进去。

  然后他就看着那酒葫芦,跟变戏法似的开始往外冒酒。

  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个十斤装的大酒坛子,一会儿就给装满了。

  他又拿出第二个坛子。

  第二天他又如法炮制弄出来十斤。

  就这么着,他准备了两个十斤装的大酒坛子。

  一坛,是准备给江卫东的。

  另一坛是准备给王建国的。

  这俩人可是帮了他大忙了,有好东西可不能忘了他们。

  准备好了礼物,李云峰才跟家里人打了声招呼。

  “妈,媳妇,我出去一趟,去趟江大哥那边。”

  “又去?”

  “嗯,上次答应了人家的,得过去看看。”

  他就拎着那个十斤装的酒坛子,骑上马出了村。

  他也没走大路,就专门挑那些山间小道走。

  晚上他就在之前歇过脚的那个山洞里,对付了一宿。

  第二天他又从酒葫芦里弄出来十斤酒,把那个空了的坛子又给灌满了。

  这才晃晃悠悠地朝着江卫东的建设兵团去了。

  他到的时候江卫东正带着人在林子里砍树呢。

  看到李云峰来了,也是又惊又喜。

  “老弟!你咋来了!”

  “江大哥,来看看你。”

  两个人一阵寒暄。

  李云峰就把自己这次来的主要目的,给说了出来。

  “江大哥,跟你商量个事儿。”

  “啥事?你说!”

  “我们村现在不是人多了嘛,准备办个学校。就是缺老师,缺有文化的老师。”

  李云峰说道。

  “我寻思着你们兵团这边,不都是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嘛。你看能不能匀几个过来,帮我们村里的孩子扫扫盲?”

  江卫东一听,顿时笑了起来。

  “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这事儿好办啊!”

  “现在这收成不好,好多村子都嫌知青是吃白饭的不愿意要。也就是国家硬性指派下去的,大家伙才没办法捏着鼻子认了,你这主动开口要人那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他当场就拍了板。

  “行!这事儿包我身上了!”

  江卫东也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他当着李云峰的面,就让通讯员给他老家那边的街道挂了个长途电话。

  “喂?是张主任吗?我是卫东啊!”

  他在电话里,把白音浩特这边的情况添油加醋地吹了一通。

  说这边现在日子好过得很,顿顿有肉吃干活还能挣大钱。

  现在村里办学校了,急需有文化的老师。

  “对,你帮我放个话出去。”

  “就找那些个在大院里天天闲得蛋疼,没事干的二代们。”

  “问问他们谁愿意来我们这儿,当老师支援边疆建设。”

  “我保证来了之后吃香的喝辣的,比在城里舒坦!”

  他这电话一打完,李云峰就知道这事儿是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