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清晨的较量与无声的结盟
第二天,洛尘依照约定提前半小时抵达名师工作室。r`u`w_e¨n^xs!.`c_o,m·
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浓郁而苦涩的黑咖啡香气率先扑面而来。
室内,楚梦瑶已经端坐在她的位置上。
清晨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为她清冷的身影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晕。
她面前的桌面摊开着昨日那道难题的稿纸,以及几本厚重的英文原版参考文献。
听到开门声响,她并未立刻抬头,目光仍凝在纸面上片刻。
随后才缓缓抬起,眼神平静无波,仿佛昨日那细微的情绪波动从未存在过。
“坐。”她用一个字完成了打招呼的仪式,语气是纯粹的公事公办的冷淡。
洛尘在她对面的椅子坐下,省略所有不必要的寒暄,直接切入核心:“从哪部分开始?”
楚梦瑶将一份写满密集推导过程的演算纸平稳地推到他面前。
上面是她昨晚对那道动态模型难题进行的后续深度推演和几种优化可能性。
字迹清晰工整,透着一股冷峻的秩序感,逻辑链条严密,几乎无可指摘。
但她的所有推导,核心都围绕着如何将洛尘那个“野路子”的原始想法,
完美地纳入并驯服于她所熟悉和绝对认可的严谨的数学框架之内。
整个过程,像是在试图为一匹不羁的野马精心配制缰绳与鞍鞯。
“你的初始构想存在三处逻辑不够严谨的地方,以及一处关键定义模糊。¢6`1/看?书,网,更新¨最¨快·”
她开门见山,用纤细的笔尖精准地点着纸上相应的几个位置。
语气客观冷静,如同在学术会议上做陈述报告。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如果放任这些瑕疵,推导进行到第三步就会产生歧义。”
洛尘凝神仔细审视着她的批注,不得不承认,她指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一针见血。
他的想法固然天马行空,颇具启发性,但若要坚实落地,
确实需要如此严密的数学语言作为支撑和保障。
“所以,你提出的优化方案是?”洛尘抬起眼问道。
楚梦瑶拿起旁边另一张早已准备好的稿纸,上面是她重新构建的更为严谨的模型。
“这里引入勒贝格积分的概念来处理这个无穷过程,彼处运用泛函分析的工具…”
她开始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解决方案,语速平稳,逻辑层层递进,
展现出了极其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形式化能力。
洛尘专注地听着,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贪婪地吸收着她话语中那些精妙的高等数学技巧和高级分析工具。
同时,他自己的思维也并未停止。
“这里的过程或许可以进一步简化,”洛尘忽然开口,指向模型结构中某一处。¢e8¢z`w?.¢n.et^
“如果采用卷积运算替代这里的直接积分,再结合一个巧妙的离散逼近策略…”
他提出的是一种更偏向计算实践和工程思维的简化思路。
虽然在理论完备性和形式优美性上或许有所牺牲,
但能极大降低实际计算复杂度和理解门槛。
楚梦瑶流畅的叙述被打断,她凝视着洛尘所指的那处结构,眉头微微蹙起。
显然正在脑中飞速演算,评估这个看似“不够优雅”方案的可行性与代价。
几分钟的沉默后,她重新抬起眼,目光落在洛尘脸上,眼神中掠过一丝极复杂的情绪。
“可以。”她最终予以承认,语气平稳,“虽然牺牲了部分形式上的优美,但计算效率更高。”
这是一种明确的妥协。来自一位追求纯粹与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的务实妥协。
接下来的时间,演变成了真正的双向的“讨论”。
虽然气氛依旧谈不上融洽温暖,但已不再是楚梦瑶单方面的指导与洛尘被动的接受。
两人紧紧围绕着同一道难题,从各自截然不同的思维体系与出发点,
竭力寻找着那个在理论上最优或在现实条件下最实用的解答。
楚梦瑶提供着坚不可摧的严谨框架和威力强大的高级工具,
洛尘则不断贡献着跳脱常规的思路和化繁为简的实用方案。
其间偶有争执,例如楚梦瑶坚决维护某个理论的纯粹性与完整性,
而洛尘则更坚持解决方案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但最终,往往能碰撞出一个融合了双方优点更为完善强大的新解法。
这是一种奇特的完全建立在理性与智力交锋基础上的临时结盟。
无关个人好感,甚至私下里仍在暗暗较劲。
但他们都心知肚明,对方是自己在此刻短时间内所能找到的最强的“磨刀石”。
这种高水平高强度的思维碰撞,对双方而言都有着极大的裨益。
当辅导老师推门而入时,看到的正是两人各自埋头于演算,
偶尔才会抬起头,极其简练地交换几个关键术语或公式符号的场景。
虽无欢声笑语,但那种全神贯注高效协同的氛围,让老师满意地颔首。
“很好!看来你们已经自发地先讨论起来了?”
楚梦瑶闻声抬起头,表情已恢复一贯的清冷疏离,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洛尘则笑了笑,语气平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辅导老师没有深入追问,立刻开启了新一天高强度的集训内容。
但这一天的整体气氛,已与先前几日截然不同。
楚梦瑶不再完全无视洛尘的存在,在遇到某些需要多角度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时,
她会偶尔抬起眼帘,目光投向洛尘,虽仍不语,但那眼神是一种无声的征询。
而洛尘在提出某些非常规的大胆设想后,也会下意识地看向她,
仿佛在等待她以严密的逻辑对其进行审视批判与完善。
一种基于绝对实力认可和共同目标驱动的冰冷而高效的默契,
正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并逐渐巩固。
短暂的休息间隙,楚梦瑶甚至罕见地没有立刻沉浸于她的外文期刊。
而是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黑咖啡,望着窗外,忽然似是无意地说了一句:
“决赛阶段的命题,有时会刻意设计来考察这种非标准的跳跃性思维。”
她的声音很轻,像是一句自言自语,又像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提醒与认可。
洛尘侧头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嗯,所以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用武之地。”
楚梦瑶没有出言反驳,只是沉默地轻轻呷了一口冷掉的咖啡。
她的侧脸在晨光中依旧线条分明,显得冷硬,却似乎不再那么不近人情。
洛尘心中明了,这并非友谊的萌芽,更像是一种战略层面的暂时认可。
在通往最高领奖台的征途上,他们暂时需要彼此这把足够锋利的刀,
用以磨砺自身,亦用以清除前路上的其他障碍。
这种关系脆弱现实且目标明确,但在当下这一刻,却异常高效有力。
奥赛决赛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如同一块无比坚硬的磨石,
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悄然重塑着某些既定的关系与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