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侯府忘恩负义,重生嫡女杀疯了

第366章 朝堂生变

  第366章朝堂生变

  但他仍不死心的喊道:“我会证明给你看,我比宋墨辰更适合你,我会让你幸福的!”

  秦时月摇了摇头,“耶律良才,没有以后了,今日你做了这种事,已经断绝了你我之间最后的情分。μ天′\禧?$¥小/`:说μ网?`已±?发¢布3最?新?章£节D”

  “粮草一到,我就会立刻离开,你若是还念及几分旧情,就别再用这些手段逼我。至于我答应你的,仍然作数。”

  “为什么!?”耶律良才眼眶通红,眼底翻涌着汹涌骇人的情绪,“我到底哪里比不上宋墨辰!”

  “你还不懂吗?爱不是占有,不是强迫。耶律良才,你或许并不爱我,你只是想把我变成你的所有物,满足你的占有欲。而宋墨辰不一样,他懂我,尊重我,支持我所有的决定,他不会用手段逼我,更不会让我受委屈。”

  哪怕大婚封后当日,宋墨辰为了她,最终还是妥协了。

  那时候,他已然是天下君主,若不是爱,即便是她,也会因靖垣律条丢掉性命。

  可她安然无恙的离开了。

  为她默默摆平一切的,是宋墨辰。

  想到过往种种,秦时月眸光闪烁,眼底多了一层细碎的星光。.d.n\s+g/o^m.ne?t

  这一刻,她似乎懂了宋墨辰对她的感情。

  是隐忍,是克制,是星火燎原……

  “我爱的人是他,这辈子都不会变。”秦时月笑了,眼神柔软,满心满眼,都是那个傲然天地间的男子,宋墨辰。

  她,想他了。

  听到这番话,耶律良才顿时变的怒不可遏,他瞪着秦时月,眼里有风暴汇聚。

  凭什么!

  他为秦时月做了那么多,凭什么秦时月的心里只有宋墨辰!

  他不甘心,不甘心!

  见他并不打算放过自己,秦时月从头上拔出簪子,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耶律良才,别逼我。”

  耶律良才冷笑一声,眼底透着疯狂,“你很好!从今日起,没有我的允许,你别想离开偏殿半步!”

  既然她不妥协,那他就把她关起来,让她永远也无法回到靖垣。

  得不到她的心,留住她的人也可!

  说完,耶律良才甩袖,愤怒离开。

  ……

  靖垣,卯时。

  皇宫前,官员们按品级分列而站。

  昨日边关急报传回,说是宋墨辰在前线受了重伤,如今昏迷不醒。/$兰?兰÷|文学?)?)免?D·费+{阅?t读:最重要的是粮草被烧,将士们陷入了断粮的危机中。

  这些消息让满朝文武的心都悬了起来。

  “李大人,陛下的伤当真如此严重?”一个官员看着李大人,眉头紧锁的问道。

  李大人听见了问话,没有立刻回头,只是叹息着嘟囔了一句,“急报上写得明白,但皇后娘娘医术高超,定然是不会让陛下出事的,只是……”

  他顿了顿,抬眸,目光扫过身后的官员们。

  “只是什么?”王大人连忙追问。

  “昨夜我府里的老仆出去买东西,见几位官员身着便服进了长乐侯府。”李大人看向长乐侯,眼神冰冷。

  秦时月离开京城后,长乐侯一番操作,竟重新拿回了侯府,将自己先前的势力掌握到了手中,府里的下人被威逼利诱,又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只好暂时听命于长乐侯。

  他此时密会官员,定在谋划什么。

  果然,此话一出,周围官员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长乐侯怕不是想造反!”赵大人瞪着长乐侯,一脸冷凝,“我听闻他最近和八皇子走的很近。陛下只是重伤,又不是回不来,他就这么急不可耐的巴结上了八皇子,真当我们这些人在京里是吃素的!”

  八皇子宋子宁,今年已满十岁,尚未弱冠,加上先前因他闹出了那么多事,宋墨辰上位后,他便分府别住,离开了皇宫,按例本不必每日早朝。

  但近日来,他竟然以学习政务为由,日日随百官列班。

  虽说八皇子脸上的烧伤经过秦时月医治已经好了不少,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

  但他是个狠人,从不将这疤痕当作缺憾,反倒自然的让疤痕露在外面,时刻提醒自己,这疤痕是如何得来的……

  “殿下,您待会儿上朝可得主动开口。”钱大人靠近八皇子,在他耳边说了一句,“如今陛下重伤,京里流言都快翻了天,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您只要向太后请旨,暂代陛下处理六部日常政务,我们必将追随!”

  “太后会松口?”宋子宁声音软弱,他垂着眸,让人看不清他眼底的情绪。

  “您如今是陛下唯一的弟弟,将来这江山,未必就不能是您的。”

  “长乐侯想要什么?”宋子宁心里清楚,长乐侯是想要把自己推上高位,从而利用自己。

  就像先前的柳大人。

  “殿下放心,长乐侯只是想为您分忧。”

  “大人不必瞒我。”宋子宁打断他的话,“我虽未弱冠,却也知道,这朝堂上波云诡谲,没有人什么都不图的帮另一个人。”

  宋子宁虽然年纪小,但他心里清楚,众人如今推拒他,无非是看他年纪小,将来是个好拿捏的傀儡。

  可天真的,未必不是他们。

  能在深宫后院里活下来,还能顶着疤痕日日早朝的皇子,怎会是个简单角色?

  就在钱大人还想说些什么时,远处突然传来内侍的身影,“太后驾到”

  所有官员立刻收了声站好,整齐地转向殿门方向,“臣等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身穿朝服,头戴点翠珠冠,由两名宫女搀扶着,慢慢地走了过来。

  “众卿平身。”太后看向众人,眼神威不可欺,“本宫今日就不与诸位多礼了,都进殿议事吧。”

  百官起身,依次入殿。

  钱大人跟在八皇子身后,走在队伍最前边。

  进殿后,百官按班列站定。

  太后坐在龙椅旁的凤座上,扫过宋子宁和众人,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想必众卿已经知道了,昨夜边关传回急报,皇帝在前线御敌时不幸重伤。”

  说完,她再次看向宋子宁。

  “皇后在前线照料,想来能稳住皇帝的伤势,只是皇帝重伤的消息传回京中,难免人心浮动,甚至会有人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