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闻仲的决定(求月票)
若非这个东西,眼下的这则情报,照以往还得至少迟上半天才能送到朝歌。25′[?4?}?看·?书?§)更?新D最)??全¢
闻仲接过纸张打开一看,面色瞬间凝重了起来。
这拔擢奴隶,废除人牲血祭之法,虽是出自长青师叔。
但闻仲本人,也是对这这一点无比支持的。
不然,也不会以如此大的力度在整个大商境内推广。
过往,他不是没有意识到
但对闻仲而言,他身受两代国恩,只要是对商国社稷有利的事情,无论此事有多么艰难,会面临多大的阻力,他都愿意全力推行下去。
看完平灵王造反的借口,闻仲心中不由浮现一丝冷笑。
乱臣贼子!谈什么不尊阻止,不过是舍不得自身财产损失而已。
他心中并未因为此事而慌乱。
连北海妖族都给平了,这区区凡人诸侯,他更加不会放在眼里。
“本官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信使躬身退下。
闻仲坐在客厅里,思索片刻后出声道:
“来人,备马!”
府中下人很快安排妥当,
闻仲当下就出府,乘上马匹直奔武成王府而去。
他身负道法,原本不需如此。
但闻仲为人颇重规矩,既然身在凡间,受领了这凡间官职。
日常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愿意在这凡人聚集之地动用仙人手段。?[2?μ8¥看:书ˉ×|网e??无?′错@?内\容?\
至于他的坐骑墨麒麟,那更是只有出征之时才会动用。
很快,他就来到了武成王府。
黄飞虎收到禀报,连忙将其迎到殿上。
“太师若有吩咐,直接差人说一声,飞虎去太师府上听候吩咐就是。
何必劳烦太师亲自上门!”
闻仲摇了摇头道:
“规矩不可轻废,
本官位份虽贵,
但武成王才是眼下商国武臣之首。
非出征之时,军中还是该以武成王为尊!”
话说自闻仲回朝之后,他的重心就放在了推行商国新政之上。
当初的征北军统帅之位,也是一个临时的职位。
得胜还朝之后,征北军将士各自回到原本序列,他这个名义上的征北军统帅之位,自然也就卸了下去。
说起来,太师这个职位,本来也就是文臣。
只是他闻仲太过能打,威望又太高,这才造成了文武一把抓的景象。
但闻仲心里,还是经常提醒自己,自己毕竟是臣子,行事不可太过。
所以,自从执掌朝政之后,也在有意的放下了军中事务。
但闻仲虽然这样想,黄飞虎可不敢在他面前托大。.86k.a,nshu.′c\o.m¨
“太师言重了,
在您面前,飞虎岂敢以武臣之首自居。
太师,才是我朝文武第一人啊!”
闻仲苦笑着摇了摇头。
“咱们俩就别在这边互相吹捧了,
现在说说正事,
本官今日过来,是想和武成王商量一下,这平成王叛乱究竟该如何处置。
本官的打算是,由我挂帅出征。
武成王留在朝歌守护帝都安全。”
黄飞虎微微一愣,正色道:
“眼下新政推行正在关键时刻,
太师离开朝歌怕是有些不妥,
这区区平灵王,不如就由本将前去处置。
这样才不会耽误政事啊。”
闻仲摇了摇头道:
“若是寻常时候,由武成王前去我自然是万般放心的。
但是此次不同!”
黄飞虎闻言不解的问道:
“为何?
这一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闻仲叹了口气,神色有些复杂。
“这平灵王造反,打出的旗号,是本官操持的新政乃是不敬祖宗,扰乱祖制。
既然他造反的理由直指本官,
那这场叛乱,就合该由本官亲手荡平。
不如此,不足以震慑诸方。
不如此,不足以洗刷本官声名!”
黄飞虎张了张嘴,有些无言以对。
太师的性子历来刚烈,眼下被人如此针对,他不愿意假借他人之手处理,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沉默片刻后,黄飞虎又问道:
“太师此次打算带多少兵马前往?”
闻仲微微抬了抬头,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霸气。
“区区平灵王,八万兵马足以!
我走之后,这朝歌就托付给你了。
我知大王对你多有信重,
武成王务必要多多规劝大王,辅佐王叔和丞相坐镇朝堂,稳固大局。”
黄飞虎点了点头,一脸郑重道:
“太师放心,
飞虎必不辱使命!”
......
第二天,
早朝的时候,闻仲递交奏表请求领兵平叛。
帝辛看到奏表之后,神色略显惊讶。
“平灵王叛乱之事,太师准备亲自前往?”
闻仲一脸正色道:
“不错,
老臣带八万兵马前往,想来一年之内当能平定此祸。
还我大商一片海晏河清。”
帝辛微微皱了皱眉。
“区区平灵王,何须劳动太师大架,
随便派遣一将军前往即可,
太师远征北海归来不过数年,
此次,还是交由其他人等吧!”
闻仲却仍旧一脸坚定。
“眼下因为老臣力推新政之事,四方多有不满。
此事既因老臣而起,也合该由老臣亲手料理。”
帝辛再三挽留,闻仲仍旧坚持亲自前往。
最后,帝辛只能遵从。
他对这个昔日的老师,先帝的托孤大臣,向来是又敬又怕的。
对方执意要做的事情,就算他是君王,也无法阻止。
当然,帝辛心中也明白,无论太师行何事,都不会对大商不利。
也是因此,他也并未因此,对这个如师如父的太师有过什么不满。
“既如此,那就准太师所奏。
望太师早去早回!”
闻仲躬身行礼。
“谢大王恩准!”
正当众人以为此事就这么过去之时,闻仲突然抬起头来,一脸郑重的说道:
“老臣走之前,有一事始终放心不下。
今日还有一请,
望大王能再听老臣一言!”
帝辛想起太师即将再次出征远行,心中对老师如此不辞劳苦多有感动。
听到老师这话,也没有多想,耐心的说道:
“太师忠心为国,天下皆知。
但有要求,尽管讲来。
只要本王能够做到的,无有不准!”
殿上众臣听到这话,也纷纷看向了这位全倾朝野的太师,想知道他还会提什么要求。
只见闻仲深吸一口气,环顾在场一圈后,定定的看向了上首的帝辛。
他此事的神色,堪称从未有过的郑重,从未有过的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