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人在封神,偷师证道

第495章 哪吒下山

  太乙真人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即转身进了洞府。·9¢5k¢a\n′s^hu^.\c!o`m′

  哪吒板着脸,一言不发的直奔南州西岐而去。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往陈塘关的方向看一眼。

  其实心底,他对自己母亲也还有留恋的,

  但是,他对当日陈塘关上,父亲的责怪始终耿耿于怀。

  “我哪吒此生,绝不再受任何人管束!”

  哪吒在心中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随即就加快速度,迅速往西岐方向而去。

  ......

  南瞻部洲,西北方位。

  姬发带着人正在前方和崇侯虎大本营对峙,

  姜子牙独自坐镇大营,一边思索着后续的行动计划,一边计算着军中所需粮草。

  眼下,西岐军队进展顺利,对崇侯虎的部众造成了有效的打击。

  崇侯虎兵败不敌,最终退守城中,借城以守。

  西岐一时间攻不破城池,只能在城下对峙。

  “粮草只能坚持二十来日了!

  要么尽快破城,

  不然,就得想法子从后面再调运粮食了!”

  姜子牙心中暗道。

  用兵之前,无论是他,还是西伯侯姬昌,都是打着速战速决的主意。

  原因在于,西岐作为一个方国,其国力终究有限。

  长青师弟所进献的耕犁改良之法,虽然在商国本部,早已得到了大量应用。′精×??武t小?说?.网/o[§?无+?错??内?容£

  但传到四周方国的时间,却要晚上许多。

  眼下,

  西岐全境采用那新型耕犁,才经历了两次完整的春种秋收。

  换句话说,还未曾积累足够雄厚的国力。

  身为封神榜执掌者,姜子牙心中对未来的走向知之甚深。

  他知道,西岐和商国之间,早晚得有一场灭国大战。

  在这等情况下,他身为西岐相国,必须得提前就为西岐积攒国力,

  来应对未来可能的变故。

  他没对姬昌透露这场人间大战的根由,他虽然从国主眼中,已经看到了隐隐约约的对朝歌的野望。

  但仍旧不敢对他透露太多的关于天上神仙的事情。

  若是让他知道,人间这场战事,不过是天地间顶级大能博弈的战场,

  他担心会伤及人间帝王的心气。

  倒是,这君侯的二公子姬发。

  这一路征战下来,姜子牙反倒是对他愈发看重。

  有勇有谋,且有着年轻人特有的骄傲和不服输的劲头。

  这才是他心中,能够真正担得起,将来人间气运争夺这等担子的人选。

  至于大公子伯邑考,虽然以性仁义,通音律闻名。

  但在姜子牙心中,

  却多少有些不务正业,耽于国事了。_x¢i\a·o_s/h_u/o?gu.a′i`.!ne`t\

  “等这场仗打完再说吧!

  君侯身体状况,每日见差。

  也该是时候考虑下一代君主的人选了。”

  繁忙间隙,姜子牙心中思及西岐未来,

  心中如是想道。

  很快,

  日头西沉,姬发也带着大军返回了营地。

  门外一阵喧闹,说话声,马匹嘶鸣声不断传来。

  嘈杂的声音,打断了姜子牙的思索,让他从案几上,抬起了头来。

  “咚咚咚......”

  帐外,有沉重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哗啦!”

  大帐的垂帘被掀开,一个英武的青年掀帘而入。

  “哗啦啦......”

  有风从门外吹来,

  掀起了桌案上的纸张文本。

  姜子牙取过镇纸,压在纸页上。

  造纸之法未曾流落到西岐,

  但这等便捷的办公用具,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在西岐上下推广了开来。

  凡是用过它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再次回到刻写竹简的过往。

  每次看到这个东西,还有那田间地头不断忙碌的新型耕犁,

  姜子牙都无比感叹于长青师弟的奇思妙想。

  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竟然让整个人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丞相!”

  姬昌大步走到桌案之前,对着姜子牙拱手行礼。

  姜子牙微微点了点头,含笑道:

  “二公子回来了!

  今日战况如何?”

  姬发神色有些憋屈,闷闷的说道:

  “那崇侯虎跟个乌龟一样,缩在城里死活不出来。

  本将想与他摆开阵势,当面锣对面鼓的酣战一场。

  看来短时间是找不到机会了,

  今日我试着攻城了一番,

  可是士卒伤亡实在是太大,

  最后只得鸣金收兵!”

  说到最后,姬发重重的一锤桌案,愤愤的说道:

  “该死的崇侯虎,

  我看他不该叫崇侯虎,该叫崇侯鼠才对!

  只会当缩头乌龟,算什么英雄。”

  姜子牙闻言,不由失笑道:

  “二公子勿怒,

  战局至此,他崇侯虎如此应对倒也正常。

  他又不傻,

  摆明了阵战打不过咱们,

  又岂会开门迎战?”

  姬发也只是发发牢骚,当然也知道自家军师说的没错。

  他深吸一口气,略显无奈道:

  “若是再这样一直拖下去,真不知道还要拖多久才能拿下这北地?

  我怕到时候若是朝廷发兵,

  咱们先前辛劳,恐会白费啊!”

  姜子牙皱着眉头想了想道:

  “我已安排人,时刻留意朝歌动静。

  若朝廷有意派兵阻止这场战事,

  发兵最快的,当是三山关。

  无论如何,

  咱们都应该能在三山关发兵之前得知消息。

  且依朝歌朝堂局势来看,

  短时间,应该无人能说动那帝辛改变决定才是。

  暂时来看,咱们还不必为这等事情担忧。

  二公子,还是专注眼前战事就好。

  不要急,

  有时候,

  战机,是要靠等出来的!”

  姬发闻言,思索片刻,也不由点了点头。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对了丞相,

  咱们的粮草还能支持多久?”

  “约莫二十二天,若无大战,且省着嚼用的话,

  大约能坚持四十天左右。”

  姬发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道:

  “这样的话,

  可不算太宽裕啊!”

  “二公子放心,

  贫道已然安排南宫将军,回去押运粮草了。

  无论此地是否再有大战,皆不会误事!”

  姬发恍然。

  “原来如此,我说刚刚回来,没看到南宫叔叔!”

  两人正在说话间,忽然,有卫兵快步走来,在大帐外禀报道:

  “启禀丞相,

  辕门外,有人少年,自言乃是丞相师门晚辈!”

  大帐之内,姬发和姜子牙闻言皆是一愣。

  随即,姜子牙迅速反应过来,快步走向门口,连声问道:

  “那人,长什么模样?

  可有说姓甚名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