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哪吒下山
太乙真人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即转身进了洞府。·9¢5k¢a\n′s^hu^.\c!o`m′
哪吒板着脸,一言不发的直奔南州西岐而去。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往陈塘关的方向看一眼。
其实心底,他对自己母亲也还有留恋的,
但是,他对当日陈塘关上,父亲的责怪始终耿耿于怀。
“我哪吒此生,绝不再受任何人管束!”
哪吒在心中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随即就加快速度,迅速往西岐方向而去。
......
南瞻部洲,西北方位。
姬发带着人正在前方和崇侯虎大本营对峙,
姜子牙独自坐镇大营,一边思索着后续的行动计划,一边计算着军中所需粮草。
眼下,西岐军队进展顺利,对崇侯虎的部众造成了有效的打击。
崇侯虎兵败不敌,最终退守城中,借城以守。
西岐一时间攻不破城池,只能在城下对峙。
“粮草只能坚持二十来日了!
要么尽快破城,
不然,就得想法子从后面再调运粮食了!”
姜子牙心中暗道。
用兵之前,无论是他,还是西伯侯姬昌,都是打着速战速决的主意。
原因在于,西岐作为一个方国,其国力终究有限。
长青师弟所进献的耕犁改良之法,虽然在商国本部,早已得到了大量应用。′精×??武t小?说?.网/o[§?无+?错??内?容£
但传到四周方国的时间,却要晚上许多。
眼下,
西岐全境采用那新型耕犁,才经历了两次完整的春种秋收。
换句话说,还未曾积累足够雄厚的国力。
身为封神榜执掌者,姜子牙心中对未来的走向知之甚深。
他知道,西岐和商国之间,早晚得有一场灭国大战。
在这等情况下,他身为西岐相国,必须得提前就为西岐积攒国力,
来应对未来可能的变故。
他没对姬昌透露这场人间大战的根由,他虽然从国主眼中,已经看到了隐隐约约的对朝歌的野望。
但仍旧不敢对他透露太多的关于天上神仙的事情。
若是让他知道,人间这场战事,不过是天地间顶级大能博弈的战场,
他担心会伤及人间帝王的心气。
倒是,这君侯的二公子姬发。
这一路征战下来,姜子牙反倒是对他愈发看重。
有勇有谋,且有着年轻人特有的骄傲和不服输的劲头。
这才是他心中,能够真正担得起,将来人间气运争夺这等担子的人选。
至于大公子伯邑考,虽然以性仁义,通音律闻名。
但在姜子牙心中,
却多少有些不务正业,耽于国事了。_x¢i\a·o_s/h_u/o?gu.a′i`.!ne`t\
“等这场仗打完再说吧!
君侯身体状况,每日见差。
也该是时候考虑下一代君主的人选了。”
繁忙间隙,姜子牙心中思及西岐未来,
心中如是想道。
很快,
日头西沉,姬发也带着大军返回了营地。
门外一阵喧闹,说话声,马匹嘶鸣声不断传来。
嘈杂的声音,打断了姜子牙的思索,让他从案几上,抬起了头来。
“咚咚咚......”
帐外,有沉重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哗啦!”
大帐的垂帘被掀开,一个英武的青年掀帘而入。
“哗啦啦......”
有风从门外吹来,
掀起了桌案上的纸张文本。
姜子牙取过镇纸,压在纸页上。
造纸之法未曾流落到西岐,
但这等便捷的办公用具,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在西岐上下推广了开来。
凡是用过它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再次回到刻写竹简的过往。
每次看到这个东西,还有那田间地头不断忙碌的新型耕犁,
姜子牙都无比感叹于长青师弟的奇思妙想。
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竟然让整个人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丞相!”
姬昌大步走到桌案之前,对着姜子牙拱手行礼。
姜子牙微微点了点头,含笑道:
“二公子回来了!
今日战况如何?”
姬发神色有些憋屈,闷闷的说道:
“那崇侯虎跟个乌龟一样,缩在城里死活不出来。
本将想与他摆开阵势,当面锣对面鼓的酣战一场。
看来短时间是找不到机会了,
今日我试着攻城了一番,
可是士卒伤亡实在是太大,
最后只得鸣金收兵!”
说到最后,姬发重重的一锤桌案,愤愤的说道:
“该死的崇侯虎,
我看他不该叫崇侯虎,该叫崇侯鼠才对!
只会当缩头乌龟,算什么英雄。”
姜子牙闻言,不由失笑道:
“二公子勿怒,
战局至此,他崇侯虎如此应对倒也正常。
他又不傻,
摆明了阵战打不过咱们,
又岂会开门迎战?”
姬发也只是发发牢骚,当然也知道自家军师说的没错。
他深吸一口气,略显无奈道:
“若是再这样一直拖下去,真不知道还要拖多久才能拿下这北地?
我怕到时候若是朝廷发兵,
咱们先前辛劳,恐会白费啊!”
姜子牙皱着眉头想了想道:
“我已安排人,时刻留意朝歌动静。
若朝廷有意派兵阻止这场战事,
发兵最快的,当是三山关。
无论如何,
咱们都应该能在三山关发兵之前得知消息。
且依朝歌朝堂局势来看,
短时间,应该无人能说动那帝辛改变决定才是。
暂时来看,咱们还不必为这等事情担忧。
二公子,还是专注眼前战事就好。
不要急,
有时候,
战机,是要靠等出来的!”
姬发闻言,思索片刻,也不由点了点头。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对了丞相,
咱们的粮草还能支持多久?”
“约莫二十二天,若无大战,且省着嚼用的话,
大约能坚持四十天左右。”
姬发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道:
“这样的话,
可不算太宽裕啊!”
“二公子放心,
贫道已然安排南宫将军,回去押运粮草了。
无论此地是否再有大战,皆不会误事!”
姬发恍然。
“原来如此,我说刚刚回来,没看到南宫叔叔!”
两人正在说话间,忽然,有卫兵快步走来,在大帐外禀报道:
“启禀丞相,
辕门外,有人少年,自言乃是丞相师门晚辈!”
大帐之内,姬发和姜子牙闻言皆是一愣。
随即,姜子牙迅速反应过来,快步走向门口,连声问道:
“那人,长什么模样?
可有说姓甚名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