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截胡何太后

第27章 情感升温:战友与伴侣

  赵云的回信,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曹操心中漾起圈圈涟漪,随即又归于平静。_d.i.n/g.d`ia_n/s¢h!u.k¨u\.?c.o/m?

  他欣赏赵云的忠义,也尊重他的选择,更相信未来必有重逢之时。

  眼下,许昌新都的繁重事务,以及那悄然发生变化的微妙关系,更占据了他的心神。

  迁都许昌已近半年。

  在荀彧郭嘉荀攸等一众能臣干吏的竭力辅佐下,这座原本略显荒芜的小城,正以惊人的速度焕发生机。

  城墙得以加固扩建,宫室衙署虽不奢华却已初具规模;

  城外屯田区阡陌纵横,绿意盎然,流民得以安置,仓廪日渐充盈;

  喝开水已成军民习惯,疫情大幅减少;

  将作监在马钧的带领下,对炒钢法的改进和量产探索也从未停歇。

  整个许昌,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秩序井然的景象。

  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曹操与何太后之间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发生着蜕变。

  最初,这更像是一种牢固的政治同盟与相互依赖。

  曹操需要何太后这面象征汉室正统的大旗,何太后则需要曹操这柄足以庇护她与儿子在乱世中存续的利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经历的惊涛骇浪(洛阳惊变董卓兵临迁都风波),以及在许昌相对安稳环境下的朝夕相处,那种纯粹的利益捆绑,逐渐渗入了更为复杂难言的情感。

  何太后不再仅仅是那个需要被保护深居宫闱的柔弱女子。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也或许是受曹操那充满活力与开拓精神的气质影响,她开始主动尝试接触和理解外界的政务。xi,n_x¨s¨c+m,s^.¢c\o′m\

  起初,她只是在一旁静静聆听曹操与大臣们的议事,后来,她会在私下里,带着一丝好奇和试探,向曹操请教一些她不太明白的政令或“策论”。

  曹操对此乐见其成。一个聪明有一定政治头脑,且与自己利益深度绑定的“合伙人”,远比一个仅仅作为象征的花瓶更有价值。

  而且,教导的过程本身,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这一夜,司空府(兼行宫)的书房内,烛火通明。

  曹操埋首于堆积如山的竹简与帛书之间,批阅着来自各郡县的文书。

  何太后则坐在他侧对面的一张稍小的书案后,面前也摆放着一些经过筛选相对不那么机密的奏报,她正尝试着进行初步的阅读和分类。

  殿内安静,只有烛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响。气氛并不沉闷,反而有种奇异的和谐与温馨。

  过了一会儿,何太后轻轻放下手中的一份关于颍川郡春耕情况的汇报,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腕子,抬眼看向正凝神思索的曹操。

  烛光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那眉宇间的锐气与沉稳,让她心中微微一动。

  “孟德,”她轻声开口,打破了寂静,

  “这份颍川春耕奏报中提到,垦荒新田三万七千六百余亩,预计秋后可增收谷粮……若按以往粗算法,怕是难以精确估算仓储与调配吧?”

  曹操闻言,从沉思中回过神,看向何太后,眼中露出一丝赞赏。.m!y.j\s,c¢h`i\n¢a^.′c`o¨m!

  她能注意到这个细节,说明她确实在用心学习。

  “太后明察。”曹操放下笔,身体微微后靠,放松了一下紧绷的神经,

  “以往官府记账,多采用‘出入盈亏’的大数,过于粗疏。”

  “我正命人推行一种新的记账之法,强调‘收支平衡,明细分类’,每一笔粮草的来源去向结余,都需记录在案,定期核对,避免糊涂账,也防止胥吏从中舞弊。”

  他说的自然是现代会计的复式记账法的雏形理念,虽然无法一下子完全照搬,但引入更精细的核算思想是可行的。

  何太后听得若有所思,她冰雪聪明,很快抓住了关键:

  “如此一来,管理仓储调配粮草便更有依据,也能更快发现亏空或异常?”

  “正是。”曹操点头,随即兴致来了,他拿起一张空白的纸,用毛笔在上面画了几个简单的格子,

  “太后请看,若我们将粮草收入支出结余分别列项,再按不同来源(如屯田赋税)和用途(如军需俸禄赈济)细分,每月一核,是否一目了然?”

  他一边画,一边用浅显的语言解释着表格的好处。何太后凑近了些,专注地看着,发丝间淡淡的幽香传入曹操鼻中。

  她不时提出疑问,曹操则耐心解答。两人头几乎靠在一起,气氛亲密而自然。

  “此法甚妙!”何太后弄明白后,眼中闪烁着新奇和喜悦的光芒,

  “看似简单,却能将繁杂事务梳理得如此清晰!孟德,你这些……这些别出心裁的法子,都是从何学来?”

  曹操心中微凛,面上却淡然一笑,含糊道:

  “无非是多看多思多总结罢了。”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可循,找到方法,便能事半功倍。”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开,“譬如管理官吏,亦不能全凭感觉。”

  “需设定明确职责,定期考察其成效,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如此方能人尽其才,令行禁止。”

  他又顺势讲了一些目标管理的粗浅概念,何太后听得津津有味。

  她发现,曹操的头脑里似乎总有许多打破常规却又极具实效的想法,与他交谈,总能打开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批阅完一部分奏章,两人稍作休息,内侍奉上清茶点心。

  何太后捧着温热的茶杯,望着窗外皎洁的月色,忽然轻声感叹:

  “回想数月前在洛阳,日夜惊惶,只觉得前路一片黑暗。未曾想,今日竟能在此处,与孟德你商讨国事,安享片刻宁静。”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恍如隔世的感慨,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与情愫。

  曹操看着她被烛光柔和了的侧脸,那卸下太后威仪后流露出的些许柔弱与疲惫,让他心中也生出几分怜惜。

  他温声道:“太后洪福齐天,自有神明庇佑。如今许昌渐稳,陛下亦在健康成长,未来会越来越好。”

  “若非孟德你……”何太后转过头,目光盈盈地看向曹操,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那双会说话的美眸已经传递了千言万语。

  感激信任依赖,甚至还有一丝超越君臣之谊的悸动。

  曹操迎着她的目光,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伸出手,轻轻覆盖在她放在案几的玉手之上。

  入手微凉,滑腻。何太后身体微微一颤,却没有抽回,反而轻轻翻转手腕,与他的手握在一起。

  指尖传来的温热和力度,让她感到无比的安心。

  这一刻,书房内的气氛温馨而旖旎。

  他们不仅是政治上的同盟,乱世中的依存,更像是一对在艰难岁月中相互扶持彼此理解的伴侣。

  共同的目标,日夜的相伴,思想的交流,使得他们的关系愈发紧密和复杂。

  由是,这一夜,芙蓉帐暖,春宵一刻。

  清早,对镜梳妆的何太后绯红着脸看着身后正在穿衣的男子:

  “孟德……果真龙虎精神。”

  “近日,阿莲我怕是要躲着孟德了,休养…啊…生息”

  话未说完,曹操已然自后拦住腰肢,手探向上。

  然而,乱世的宁静总是短暂的。

  就在这温情脉脉的时刻,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碰撞的铿锵之声。

  “报!紧急军情!”一个充满焦急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打破了室内的静谧。

  曹操眉头一皱,与何太后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他松开手,沉声道:“进来!”

  一名风尘仆仆背上插着三根红色翎羽的斥候校尉疾步闯入,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份密封的军报,声音因为急促而有些嘶哑:

  “启禀司空!边境急报!冀州袁绍,遣大将颜良为先锋,率精兵三万,已进驻黎阳!其兵锋直指黄河南岸的我白马津!”

  “沿途哨卡已被拔除,颜良扬言……扬言要渡河南下,问罪许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