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爽!侯府欺,我登后位,全员悔!

第一百零二章 把柄,悲哀

  二夫人三夫人以为秦筝年轻,面皮子薄。鸿,特/晓_税′王·+耕.薪^嶵/全^

  她们深夜而来,放低身段求一求,便也能够成事。

  谁知,秦筝竟要‘投名状’。

  都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是否过了?

  二夫人迟疑道:“那大侄女觉得什么‘投名状’才足够份量呢。”

  秦筝用茶盖拨弄着饮子,徐徐道:“两位婶婶有所不知,我一去栖凤山有五年多,与母亲三位哥哥感情多有生疏。”

  “此前,大哥想要引贼人入侯府,掳我出府。”

  “结果被父亲打了数十棍子,重伤罚跪祠堂。”

  “如今,已经去了。”

  “筝儿只以为从此能够清净度日了。”

  “谁知,半月前,二哥竟又引了他一个应天府书院同窗入府,母亲坚持认定他与我有私情,是我爱慕他诗情,而私定了终身的情郎。”

  “虽然最后误会解开,我也平安渡过。”

  “但此事仍令我苦恼。”

  “如何能让二哥也安分下来,让我再过上清净日子呢。”

  她徐徐抬眸,看向二夫人三夫人,轻笑地问。

  “两位婶婶,你们能帮我想办法吗。”

  二夫人三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她们刚才听到秦筝说了什么了?

  是她们理解的意思吗?

  秦明昊算计了秦筝,结果如今死了。+齐!盛?晓`税网!`更^薪嶵全¢

  秦明俞如今又算计了秦筝……

  秦筝要她们献上‘投名状’,帮忙她想办法。

  岂不是又要对‘秦明俞’下手?

  二夫人声音都在抖:“大侄女,这办法我们可能想不了。”

  三夫人也猛地咽着口水。

  秦筝笑着打趣道:“瞧两位婶婶紧张的。”

  “放心,我相信两位婶娘是聪明人,都有分寸的。”

  “毕竟,我也不想再守五个月孝期了。”

  又装作无意地想起。

  “对了,我是不是没告诉两位婶娘。”

  “福安公主已给我亲自下了花笺,月底出了孝,我就要去淑妃娘娘宫里拜见,可以带两位姐姐一同前去。”

  “我手里还有一张东林书院的免试入院名额。”

  “听说二哥和四弟读书都很不错呢。”

  “想来入东林书院后,他们的青云路能走得更远。”

  二夫人三夫人先是唰地亮了眼睛,又腾地站了起来。

  “筝丫头,你没说错,是东林学院入院名额?”

  “是太祖殿下亲自提字的东林学院?”

  “是陈相一直暗中资助同窗的东林学院?”

  “是咱们大虞朝读书人都想进的东林学院。/求?书帮_¨追?蕞?薪彰劫.”

  秦筝轻笑道:“两位婶娘说笑了。”

  拿出一枚木制令牌,轻放在桌上。

  二夫人三夫人目光黏了上去,不自觉咽了口水。

  在江南蜗着多年,她们最恨没能给儿女好前程。

  如今天大好运在眼前……

  左右,当初她们被逼走江南时,已与侯夫人和长房成仇了。

  如今她们便是谨小慎微安分度日……

  侯夫人也不会放过她们。

  还不如搏一把。

  秦筝眼看是有大前途,如今出手也极大方。

  指不定也是条明路。

  只是出手害人,可是违背《大虞律》的死罪,

  一旦出手,她们就落下把柄,给了秦筝了。

  秦筝可随时捏着她们性命……

  他们真正成被秦筝牵着脖子上绳的狗了。

  二夫人内心激烈斗争,最终咬牙道:“大侄女,你容婶婶一些时日,好好想想此事,再告诉你如何解决此事。”

  三夫人也忙松了口气,道:“对对对,大侄女,你要给我们一些时间,让我们好好想想怎么办。”

  ……

  正院。

  二房三房突然到来,让侯夫人措手不及。

  此时,正院气氛宛若冰冻。

  侯夫人原地打着转,太阳穴因暴怒突突的,不断怒骂着。

  “太过分了。”

  “当初我嫁到这个家时,这伯府是什么一穷二白的样,大家都是看得见的,一家几十口人连肉都吃不上,婆子丫鬟的月钱都发不出,只能低声下气看人脸色。”

  “这侯府分明是我一手扶植起来的。”

  “因我,才有侯府今天。”

  “如今日子过得好了,就想要一脚把我踢开,天底下岂有如此黑心烂肺的白眼狼。”

  “她那老泼妇,真当我贞玉容是好欺负的,我可是贞国公府的人。”

  “贞国公府在东北地位不同,永安侯府在他们面前,提鞋都不够。”

  “如今这一家子小门小户的,倒是连起伙来欺负我了。”

  “看我怎么对付这一伙人……”

  秦卿坐在一旁默默听着,并没有一句反驳。

  内心却有悲哀。

  她也知贞国公府势大,等闲富贵无法匹敌。

  若是可能,她一介丧母孤女,更想留在国公府。

  可惜,当年母亲死时,外祖母没让她留国公府。

  今生,便再无可能。

  许是上战场见过的死人太多,锻炼了冷酷无情的秉性。

  又或是每代人都太能生,儿女多了就不值钱了。

  贞国公府素来重权势,不重儿女亲情。

  外祖母舅母继承传统,太清醒太冷情。

  男孩儿,要上战场建功立业。

  女孩儿,就要趁年纪嫁个好人家。

  女婿,成为家中助力。

  若一事无成,便会成贞国公府弃子。

  她看向了侯夫人。

  就像当年的侯夫人。

  当年,的确是侯夫人命不好,蹉跎病榻四年多,数次险死还生,耽误了如花年华。

  但若有替她稍稍考虑,外祖母都不会应了永安伯府。

  只为给国公府三姑娘腾出路,嫁入宫中。

  谁料,国公府三姑娘没混出头就亡了。

  侯夫人也被困住了。

  侯夫人如今口口声声说,娘家是贞国公府,不似那等小门小户,定会替她撑腰。

  但这么多年,二夫人三夫人娘家多次主动看望,送钱送物,提携女婿,关爱外孙。

  贞国公府却从未主动问候过侯夫人一句。

  这依靠,又有何用。

  若全天底下的父母都是这么冷情就算了。

  可上天残酷,偏偏让侯夫人碰见了孙夫人和孙小姐。

  侯夫人当初选中因病耽误了的孙小姐,便是以为她会和自己一样,被家里匆匆低嫁。

  谁知道孙夫人竟不惜为孙小姐得罪侯府。

  侯夫人当时的恼怒,又多少是不满被忤逆,又有几分是悲哀自身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