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六零饥荒:二流子的闪购系统

第一百二十七章 麻辣萝卜丁

  第一百二十七章麻辣萝卜丁

  又过了一天,雨彻底歇了势头,天终于放晴。/x?i`n_k′a!ns′h!u?w,u..c^o,m_湿漉漉的北京城,闷热难当。街道上的积水退了,留下满地的淤泥和杂物,空气中弥漫着土腥混杂着什么东西,不太好闻的气味。

  筒子楼一楼的潮气更是重,墙角甚至冒出了星星点点的霉斑。赵春梅忙着拿旧布头蘸了生石灰水擦拭,嘴里不住念叨:“这鬼天气,再这么潮下去,人都要发霉了。”

  陈飞推着自行车从单位回来,车轱辘上沾满了泥浆。他刚去局里报了到,雨停了,各单位也恢复了正常运转。

  技术处里,王振山带着刘援朝孙卫东正在整理暴雨期间各郊区县报上来的农机受损情况。红星公社那边也捎来了信,刘大山书记的大嗓门透过电话线都震得人耳朵嗡嗡响,说保住了几十亩秧田,但别的公社就没那么幸运了,不少机器泡了水,趴了窝。

  放晴第二天,街上渐渐有了人气。陈飞骑着车,特意绕道去了趟离家稍远但规模大的副食商店和靠近城郊的几个自发形成的集散点。情况果然不容乐观。

  货架上的蔬菜种类少得可怜,蔫头耷脑的白菜土豆成了主力,绿叶菜几乎不见踪影,偶尔有几捆品相不好的菠菜小油菜,价格也高得吓人,围着一圈人,眨眼就抢光了。

  西红柿黄瓜这类菜蔬,更是成了稀罕物。售货员爱答不理地重复着:“没货!没货!都让水泡了,地里还没缓过来呢!”

  集市上情况稍好些,有些近郊的农民挑着担子来,卖点自家园子里抢救出来的歪瓜裂枣,或者挖的野菜,但数量少,价格比副食店还贵上一两成。\w¢zs`x.s¢._co/m!人们捏着手里有限的钞票,围着摊贩,脸上写满了无奈。

  “这菜价,真是要了亲命了……”

  “可不是嘛,一场雨下的,啥都没了……”

  议论声叹气声不绝于耳。

  陈飞默默看着,心想系统超市里,萝卜的价格便宜得很,而之前为了吃火锅兑换的麻辣火锅底料,那霸道强烈的口味,给了他启发。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饭。

  吃完饭,陈飞道:“娘,小婉,我有个想法,你们看行不行。”

  两人都抬起头看他。

  “我瞅着这雨后天,蔬菜怕是要紧俏一阵子。萝卜这东西耐放,价格也便宜些。”陈飞缓缓说道,“我寻思着,咱做点麻辣萝卜丁,拿到集市上去试试。”

  “麻辣萝卜?”赵春梅一愣,“那是个啥玩意儿?咋做?”

  林婉想起了前几天那顿火锅。

  陈飞解释道:“就是用萝卜切丁,拿盐杀出水,再用辣椒面花椒粉这些调料拌了,又麻又辣,爽口下饭。做法不难,关键是调料。”

  赵春梅还是有些犹豫:“这能行吗?咱自己吃还行,拿出去卖……会不会让人说是投机倒把?”

  陈飞早就想好了说辞:“娘,现在‘农业六十条’都允许社员搞点家庭副业了。咱们这不叫投机倒把,叫自力更生,解决困难。{?;新?¢完D}^本\神.站[}(追_最@新%¨章D节?咱们用的萝卜盐,都是正当来的。咱们不张扬,就在集市角落摆个小摊,换几个零花钱。”

  陈飞最后一句说到了赵春梅的心坎上:“成!听你的!反正待在家里也是闲着。”

  林婉也点了点头:“我听你安排。”她知道陈飞有分寸。

  主意一定,第二天全家就动员起来。

  陈飞负责“搞”原材料。从系统里大肆“采购”。首先是萝卜,一口气兑换了二百斤白萝卜(消耗160闪购币),借口是跑去远郊农户家里批量买的,便宜。接着是关键的调味料:辣椒面二十斤(消耗200闪购币)花椒粉十斤(消耗150闪购币)还有一些八角桂皮等香料(消耗100闪购币),以及大量的盐(消耗50闪购币)。还特意买了几个厚实的大瓦盆(消耗40闪购币)和一大堆干净的白色棉布口袋(消耗50闪购币),用来腌制和分装。

  这些东西被他分批次趁着夜色运回家,堆在了小屋角落。

  林婉负责清洗萝卜,一个个刷得白白净净。赵春梅掌刀,多年的家务活让她刀工娴熟,将萝卜切成均匀的块状。陈飞则负责最关键的一步腌制和调味。

  陈飞按照系统里的配方,结合这个时代的口味偏好(偏咸重口),指挥着林婉按比例加盐,给萝卜条杀水。等萝卜条变得韧韧的,挤干多余水分后,他便亲自上手,将辣椒面花椒粉等调料按秘方配比混合均匀,然后一点点揉搓进萝卜条里。他手上戴着系统里买来的薄橡胶手套(消耗10闪购币),动作麻利,确保每一根萝卜条都均匀地裹上了红艳艳的调料。

  辛辣刺激的香气混合着花椒独特的麻香,很快弥漫了整个小屋,甚至飘出了门外,引得邻居马大姐探头探脑:“春梅妹子,你家这是做啥呢?咋这么香?”

  赵春梅按陈飞事先交代的,笑着应付:“没啥,孩子他爸从外面弄了点辣椒花椒回来,我腌点萝卜条自家下饭吃,这天气潮,吃点麻辣的去去湿气。”

  马大姐咂咂嘴:“可真香!闻着这味儿,我这口水都出来了!”

  第一批,只做了五十斤左右。陈飞说先试试水。做好的麻辣萝卜条被装进干净的瓦盆里,盖上纱布,静置腌制,让味道充分渗透。

  第二天一早,陈飞和林婉就出了门。陈飞骑着自行车,驮着两个用旧布盖得严严实实的大竹筐,里面是分装好的小包麻辣萝卜条(每包约摸二三两)。林婉挎着个布包,跟在旁边。两人直奔昨天陈飞踩好点的离配件厂家属院稍远但人气颇旺的一个露天集市。

  找了个角落,铺开一块旧塑料布,将一小包一小包红油油的萝卜条摆出来。陈飞没吆喝,只是和林婉静静地站着。那独特的霸道的麻辣香气,却比任何吆喝都管用。

  很快,就有被香味吸引过来的人围拢。

  “同志,你这卖的是啥?”

  “萝卜条?咋是这个颜色?闻着怪香的。”

  “怎么卖?”

  陈飞沉稳地回答:“麻辣萝卜条,自家做的,下饭开胃。不要票,一毛钱一包。”

  “一毛钱?”有人觉得贵,“一毛钱能买几斤萝卜了!”

  “你这点才多少?”

  但也有人动了心。一个穿着工装看样子刚下夜班的汉子,嗅着空气里的香味,咽了口唾沫:“给我来一包尝尝!这味儿太勾人了!”

  他拿出一毛钱,接过一小包,当场打开,捏起一根放进嘴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脸上。

  只见那汉子:“够味!真他娘的够味!爽!再来一包!”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加上那汉子的反应。

  “给我也来一包!”

  “我也要!”

  “闻着是真香啊,买点儿回去就窝头吃!”

  萝卜条,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抢购一空。后来的人没买到,还围着不肯走,七嘴八舌地问:

  “同志,明天还来不来?”

  “多带点啊!这点哪够!”

  “这玩意儿咋做的?真带劲!”

  陈飞一边收着零零碎碎的毛票,一边应付:“来,明天还来。大家喜欢就好。”

  回到家,林婉数着手里那一小堆皱巴巴的毛票,竟然有足足四块多钱!

  接下来的几天,陈飞家的“麻辣萝卜条”在这个小集市打出了名气。每天都有人在那里等着。五十斤八十斤一百斤……带去的量越来越多,但总能卖光。

  收入是实实在在的。每天都能有几块甚至十几块的进账,赵春梅从一开始的提心吊胆,到后来看着攒下的那些钱,干活更有劲了,甚至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萝卜条切得更好看,腌制得更入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