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开局错婚王熙凤

第80章 古今第一人

  一个时辰后。`微`趣^小,税·网!′免\废_越¨黩_

  “各位爱卿意下如何?”赵元环视了众人一圈,向他们问道。

  此时,殿中聚集了六位内阁大学士与六部尚书。他将贾琮的答卷给了他们,让他们评判其中的策略和建议。

  众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喜与兴奋。

  文渊阁大学士顾辰率先开口,声音中满是欣喜:“陛下,此子有大才,以微臣之见其所提之策皆大有可为。”

  他和贾家有旧,上次贾母过寿,贾琮在寿宴上的表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极殿大学士满脸激动:“顾大人所言甚是,此卷之策多有可取之处,如若好生施行,未必不能重现汉唐盛世。”

  “陛下,微臣不善经世之法,却通刑律之治。其‘慎刑恤民以法安邦’之策,真乃知法懂法用法之论!若能施行,当可令四海升平,八方宁靖,百姓安居乐业!”刑部尚书罗源神色有些激动,他没想到自己的这位同门师弟在律法之道上竟有如此造诣。

  建极殿大学士捋须赞道:“陛下,此子所言虽略显宽泛,细微之处仍需打磨,可于总体而言,不失为良策。”

  户部尚书的眼中满是欣赏:“其所言解除海禁,设立海关,开通海上贸易航路之策极有见地,微臣以为,此法或可令国库充盈,朝廷无忧矣。萝\拉′暁.说?¢埂`歆·醉全^”

  赵元闻言重重点头,看向了户部尚书。后者目光一凝:

  “其论‘兴修水利营缮民生’之策实乃良策!先修东南圩堤西北渠堰以解农忧,再修官道民居以安民生,更设‘工官’督查工程,严惩贪腐,既重民生急需,又重长远规划。此策若行,百姓必获其利,国家必得其益,此子真有‘经世济民’之才!”

  赵元又看向了其余几人,他们也纷纷点头,就连最老成持重的文华殿大学士也开口道:“陛下,微臣虽不敢断言此子所献皆乃良策,可十之五六是有的。微臣以为,此子有大才,或可重用。”

  他们的话让赵元心头一喜,果然,这些策略大多都是良策,这也是他的认知,他略一沉吟:“不错,此子可堪一用,只可惜,他还要会试。”

  听到他的话,工部尚书神色一动:“陛下,其叔乃工部员外郎,不若令其随其叔行走工部,也好增长些见闻?”

  贾琮是解元,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错,考中进士入朝为官是必然,再加上他本身这么有才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工部尚书立刻就动了心思,打算借贾政的关系将他留在工部,他这是在抢人。

  他的话音刚落,刑部尚书罗源就立刻道:

  “张大人此言差矣,其叔之职与他无甚干系,依我之见,不如来我刑部旁听。+微,趣小?税_埂`新/嶵?筷+此前我与他有过照面,他熟读律法,才思敏捷。实乃天生的司法之种。”

  他也看上了贾琮,如果能让他来刑部改进司法,推行教化,那可是青史留名的大好事,他怎会不要?

  在场的可都是人精,哪里不懂他们的心思,户部尚书立刻跟进:

  “两位大人,若国库若不充盈,何来银钱做事?还是先让他来户部吧,等日后国库充盈了,再言其他。”

  “不不不,以我之见,还是先来吏部……”

  “不妥不妥,我礼部才是他当去之处……”

  “贾家以军功立族,兵部正是合适。”

  其余几名尚书自然也不甘示弱,纷纷争抢起了贾琮的“实习权”,还未当官,就已经被六部尚书争抢,贾琮可谓古今第一人。

  “几位爱卿无需多言。”赵元忽然开口打断他们的争论,“此事朕自有安排。”

  “微臣遵旨。”几名尚书彼此看了看,心头都是叹息一声。

  又讨论了一番之后,一众朝廷重臣这才散去,经过此事,他们都记住了一个名字:贾琮。

  见他们离开,赵元向周定远道:“周爱卿,就按此名录放榜。”

  他认可了这份榜单,也认可了贾琮的解元身份。

  “微臣遵旨。”周定远有些犹豫,“陛下,微臣这告老还乡……”

  赵元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爱卿无病无疾,正是报效朝廷之时,告老还乡之语切莫再提。”

  周定远有些惊愕地看着他,可他点了贾琮为解元,这违背了他的意愿。

  赵元自然知道他的想法,便开口道:

  “爱卿心系社稷,朕心甚慰,若是朝廷人人都如爱卿这般,朕又何愁天下不兴?”

  他这是肯定了周定远的做法。周定远闻言当即叩拜:

  “微臣,愧不敢当。”

  赵元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贾琮确实才华横溢,然其终究年少,心思不定,爱卿可多加训诫,莫要令他行差踏错,误入歧途。”

  这话让周定远身体一震,赵元是要他以老师的身份多提点贾琮,和贾琮多多亲近。

  是的,就是老师。作为主考官,他点了贾琮为解元,这意味着他是贾琮的“座师”。而座师,是官场上极为重要和牢固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利益共同体。

  他立刻体会到了赵元的用意,贾琮的业师(授业恩师)是孔广灏,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所以他就让自己以座师的身份成为贾琮的老师,用以实现制衡衍圣公的目的。

  “微臣遵旨。”他连忙应是。不提赵元的心思,他本身对于贾琮也极为欣赏,能成为他的座师,也是他的期望。

  赵元想了想,将贾琮的试卷给了他:

  “在龙虎榜旁增添一榜,将贾琮此卷张贴其上,供学子品评。”

  “遵旨。”周定远心头一动,连忙接过。

  贾琮身为贾府公子,衍圣公弟子,点其为解元,难免惹人非议。若将此卷公之于众,则可以服众。

  周定远拿着试卷匆匆离去,看着他的背影,赵元的目光中满是欣慰,贾琮的确给了他巨大的惊喜,他的才华甚至让他放下了对于贾府的敌意。

  此时,一个身影出现在殿门外,赵元淡淡道:“进来。”

  那人来到他身前,向他小声禀报道:

  “陛下,是废太子之事。”

  “说来。”听到“废太子”三个字,赵元眼神一厉。

  “当年废太子谋反满门被屠,却有一满月女婴被趁乱救走。”

  “人呢?”

  “据查,该女婴被送至养生堂,后被人收养。”

  “谁收养的?”

  “不知其名,只知姓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