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红楼兵圣

第426章 投奔王信

红楼兵圣 键盘战斗家 6385 2025-11-10 21:43

  太原府岗县。看+书?君\`更?新,最`全?

  因为北边山区落入大同军手里,岗县也多派驻了一支兵马,防备大同军偷袭岗县。

  岗县是太原西北部相对富庶的地区,又在山区边缘,零零散散的有许多块耕地,百姓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虽然这些年年景不好,依然留在家乡挣扎。

  把耕地犁的更深,除草的更勤。

  “呼噜噜。”

  一家六口人围着桌子喝粥,白粥稀的看不到米。

  家里的汉子吃完了饭,妇人去帮忙添饭,明显要其馀人碗里的米粒要多不少,但也只是多一些,白粥依然很稀,更多的是喝水。

  哪怕是这样吧的稀饭,汉子也只能喝两碗。

  三个孩子可怜巴巴的看着父亲。

  汉子叹了口气,扛起锄头离开家里,留下一句,“爹,我去地里了。”

  老汉只喝了半碗稀饭。

  饿得竹杆似的,脸上的皮层层垮下来,仿佛个鬼似的,一声不吭的低着头,等儿子走好,他来到外头空地上靠着土疙瘩,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如果晒太阳就能吃饱肚子,那该多好啊。

  听到孙子们的哭声,老汉无奈的闭目养神,连哭的力气也不会多。

  果然,哭了一会的几个孩子哭不动了,老老实实缩在角落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何时是个头啊。”

  感受天空挂着的太阳,老汉表面平静,心里头却在期盼。

  仍然抱着期望。

  汉子到了田地里,八九月份种的冬小麦还没有发芽,山东河南也种冬小麦,同样的力气和田亩,收获大概是春小麦的三成。

  如此事倍功半,百姓们也没有嫌弃。

  只要能多出一口口粮,多花些力气算什么。

  他们这里在山区,收获会更少一些,往常会种植一些大豆来轮作,这两年灾情严重,补种上了冬小麦,汉子仔细的除草,一颗也不放过。

  “老刘。”

  田埂外走了一行人,汉子闻声色变。

  “你拖欠税赋已经超过一年了,已经通传你了。”带头的是本地乡绅,身边跟了他的打手。

  “老爷。”

  汉子低着头跪下去,一丝不带尤豫,“咱们这里闹灾,老爷知根知底,不是我们不愿意交,实在是没有的交,如今天灾不但不免,还每年都在涨,没有这个道理不是。”

  “去你娘的。”

  一个大汉狠狠一脚踢过去,把汉子踢倒在地,“你什么狗东西,配和老爷讲道理吗?”

  “诶!”

  乡绅制止了手下,和颜悦色道:“朝廷的规定,我岂能容情,实话告诉你,官兵都来了,就是来对付你们这些拖欠一直不交的。”

  汉子被打不敢还手。

  别人打他一点事也没有,他要是敢还手立马被揪送去衙门坐牢。\ks^w/x.s,w?.`c.o/m

  入了大牢一脚就算踏入鬼门关。

  不把家里的家底榨干,牢役们如何会放人。

  “老爷,真不是不交啊。”汉子重新跪在地上,明知道希望缈茫,眼前的里长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但依然只能奢望对方给条活路。

  “唉。”那乡绅叹了口气,悲叹道:“我知道你的难处,可朝廷认得你是谁,我也不是没有给县太爷为你们求情,可官场上的事你根本不懂,谁求情也没有法子。”

  还有别的家要去,乡绅最后警告道,“明日再不把拖欠的粮食送去我那里,勿谓言之不预也,到时候来的是官兵,不但推墙牵妇,搞不好你们几个爷们连命都保不住。”

  汉子一脸绝望。

  想起了什么似的,仿佛抓住救命稻草,试探道:“听大同那边的商队说,其实朝廷定的税赋不高,如果衙门里要收杂税,让衙门里拿出大周律,否则可以不理?”

  “混说。”

  乡绅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整个人炸毛,指着那汉子狠狠道:“冥顽不灵,竟学会了胡说八道,给我狠狠的打。”

  身后的打手们如狼似虎的拥上。

  拳打脚踢,下手极狠,不一会的功夫,那汉子就没有了力气。

  “死了没有?”

  乡绅阴着脸问道。

  “死了。”

  听到手下的回话,乡绅看也不看,“这家给抄了。”

  “总镇大人怎么亲自来了。”

  岗县的守备出城恭迎,见到总兵姜恒后,连忙上去行礼。

  太原最近都传遍了。

  周文提督很快不行了,最有希望取代周文的是姜恒,守备也听到过,笑的好不热情。

  “你们这里怎么回事。”

  “啊?”

  “闹得太不象话了。”

  姜恒不耐烦的说道。

  天寒地冻,一路走来那么坐在厚厚轿子里,脚底下还有火炉,依然寒冷的很,不如家里呆的舒服。

  搞清楚总兵的来意,那守备奇道:“大家都在这么做,怎么就看我不顺眼了,是谁要对我下手?”

  “没有。”

  姜恒摇了摇头,“大概是提督不愿意让我安逸吧。”

  “提督太过分了。”守备同仇敌忾,骂道:“回去京城过后能不能活着都不知道的主,还有工夫惦记总镇,合该他有此一劫。”

  “总之。”

  姜恒打断了守备的马屁,刚开始还很兴奋,听多了也没意思,吩咐道:“最近收敛点,各处都在趁着天灾收拢土地,可不要闹到上面去才好。”

  “请总镇放心。”守备打包票。

  来都来了。

  姜恒抵达县城,与当地官员寻欢作乐数晚,第五日才心满意足的回去。

  天高皇帝远,在乡下玩的倒是更不亦乐乎。.di\n·g^d?i_an/k′a.n.s¨h!u.c+om¨

  母女齐上阵。

  然后还有对小双胞胎,虽然不怎么会伺候人,但是新鲜啊。

  如果不是担心下雪导致封路回不去了,姜恒还打算呆上几天,第二天的早上,在一对双胞胎的伺候下穿好衣服,心满意足的离去。

  “嗖嗖嗖。”

  经过一处林子。

  林子里原本的泥地突然掀开,或者林间深处飞奔来更多支持的人,也来不及看人数,大惊之下,对方各个手持手弩发射。

  密集的弩矢虽然细小,但也把一行人射成了刺猬。

  因为射伤力不够,很多人虽然中了几箭也没有死,躺在地上痛苦哀嚎。

  袭击的那伙人直奔轿子。

  “姜恒!”

  “出来吧,等你六天了。”

  吴亮气愤的骂道。

  兄弟们这回吃够了苦头,大家都在强撑,寒天在野外呆了六天,所有人都冻麻了,甚至有两个兄弟冻伤了,可没有一个人放弃。

  “你你们是?”

  姜恒颤颤巍巍的出来,惊恐的看着这伙人。

  “不好了。”

  有人鬼哭狼嚎的跑回岗县,总兵被劫走的消息很快震惊岗县。

  “你说什么?”

  知县目定口呆,不可置信的反复追问。

  

  总兵不光一个人来了,随行的杂役就有五六十人,还有两百多名亲卫,那可都是总兵的精锐家丁,如此多的人,怎么就保不住一个总兵?

  再一想,连军权在握的总兵都保护不了自己,那伙贼人要是盯上自己,自己能跑的了?

  反应过来,知县毛骨悚然。

  “你你赶紧派兵去救回姜总兵。”

  看到守备来了,知县赶紧说道。

  守备嘴角苦笑。

  “我的知县大老爷,咱们手里的那些货色,欺负下百姓还行,那伙贼人可以掳走总兵,打败精锐家丁的狠人。”

  知县也没了话说。

  几人都感到恐慌,生怕自己被这伙贼人盯上。

  “赶紧去告知太原城。”

  有人提醒。

  知县和守备都不敢眈误,派人去太原府传信。

  去传信的差役倒是不惧,不认为这伙歹人会打自己的主意,没有这个价值。

  快马加鞭。

  消息很快送到太原。

  “朝廷同意用姜恒取代周文。”陶鏴把朝廷刚刚送到的公文放到案几上,示意太原府屯田道大使顾辰翻阅。

  顾辰不敢拒绝,上前缓缓拿起案几上的公文,仿佛有千斤重。

  看完果然如此。

  抚台大人没有虚言,顾辰无奈道:“家弟在代州投靠王信是无奈之举,为了保全家族。”

  “此事不用多言。”

  陶鏴挥了挥手,“各军将领已经联系好,只等朝廷公文,周文不过是条等死的丧家犬,不足为奇,至于王信。”

  冷哼两声,陶鏴接着说道:“各地乡贤的支持你也看到了,可谓是众志成城,等各军重新恢复,到时候就是山西宣府合力断绝大同商道的时刻。”

  顾辰没有怀疑。

  太原军打出去的实力,众人不敢深信,可有宣府军的配合,又是以守待攻,背后还有朝廷的支持,地方上也是鼎力资助。

  无论怎么看,主动权又回到了太原手里。

  太原不需要多事,只要禁止大同贸易的商队路过山西即可,然后宣府那边一堵,大同就被堵死了。

  弟弟在节度府做事,自己传递了不少消息。

  可同样自己也对大同节度府的实力更为清楚,虽然士气可用,但是底蕴不足是死穴,太过依赖商道,只要商道一断,大同哪怕一个月也坚持不了。

  太原军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难道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朝廷并没有要对王信赶尽杀绝,大同军恢复旧貌,王信回归大同西军,仍然当他的节度使,可见朝廷并不打算亏待他。”

  陶鏴认真的向顾辰说道。

  他无法亲自见王信,很多话怕传达过程中变了味,需要一个值得信任,又能直接传话给王信的中间人。

  顾辰没有怀疑。

  如果朝廷要高升王信的官,或者承诺给他更大的权利,这才是虚假的旨意。

  反而是如今的旨意,说明朝廷真心实意打算让王信担任大同西军节度使,大同西军原额不过一万,地盘也才大同西部。

  王信要是接受,那么他的威胁立刻降低,回到朝廷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此才是长久之道。

  “抚台大人的好意,属下一定转”

  顾辰话没有说完。

  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进来一个人来到陶鏴耳边悄然了几句。

  顾辰没有听清楚,只见陶鏴脸色陡然变白。

  “什么!”

  陶鏴惊讶的站了起来,那人看了眼顾辰,低下头没有说话。

  “你退下去。”

  陶鏴恢复冷静,颓废的说道。

  那人离开后,屋内恢复了安静,顾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边猜测,一边焦躁不安的等待。

  “你也回去吧。”

  陶鏴灰心丧气。

  如此巨变,顾辰越发好奇,衙门里就没有能瞒人的消息,连忙回去自己的值房,果然。

  姜恒总兵被一伙强人劫走了。

  顾辰没听明白。

  总兵。

  带着两百亲卫。

  半道被劫走。

  虽然每个字都懂,但是合起来就听不明白了,顾辰呆了片刻,默默的回去了家里,叫了家里的老仆,让他带回大同一些消息。

  总兵被劫走了。

  太原仿佛被炸开了锅。

  “哈哈哈!”

  周文扶着树,前一刻还一脸灰白,走路都要人扶,“老子连后事都准备好了,家里人都托付给了王信,哈哈哈”

  周文敬佩的看着贾环,感慨:“你姐夫真是了得啊。”

  贾环低着头。

  永远都保持谦虚。

  又是一个了不得的人才。

  王信是怎么培养出这么多人才出来的?

  周文知道自己无法和王信比,彻底的服气,心里也有了去向,再也没有尤豫,“回去告诉节帅,尽快接收山西吧,上次的打击还没有恢复,又经过这次的打击,太原军只怕人心彻底散了。”

  太原军不是一个整体。

  自己是靠着张吉甫,以及职位获得军权,掌握了整个太原军。

  姜恒是靠着自身的威望,以及新朝廷的支持。

  如今姜恒去了,周文实在想不出太原军还有哪位将领可以服众,自己还在提督位置上的一天,没有了姜恒的掣肘,短时间内太原军别想出幺蛾子。

  “请提督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一字不差的带回去告诉节帅。”

  贾环单膝跪地。

  周文十分满意贾环的态度。

  自己也算是手下败将,丧家之犬罢了。

  可大同节度府的礼遇,对比山西和新朝的态度,周文对投奔王信,心里更好受了些。

  才过了三日。

  大同公审太原镇总兵姜恒的消息就传开了。

  无数条罪证被公布。

  杀人劫掠强奸抢劫贪污罪证确凿,被百姓自发捉拿,扭送到更高一级的节度府,节度府不敢处理,想要送去朝廷。

  被百姓拉住,百姓们高举大周律,要求节度府一律办事。

  于是有了公审。

  剥皮抽筋,示众一个月。

  “住手!”

  魏照狼狈的赶到大同,来不及去衙门,亲自赶到法场,当众亮出官府与印章,大声道:“我乃新任大同御史,没有我的同意,谁也不许杀人!”

  姜恒一定不能被杀。

  他要是死了,再也没人可以聚集太原军,那自己必败无疑。

  魏照豁了出去。

  “要么先杀了我!”魏照爬上刑台,鼓起勇气喝道。

  一脸死灰的姜恒看到救兵,眼泪水直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